赴美登台,拍首部有聲片

三藩市「大中華戲院」邀請我到美國登台,我一口應承了,那時是1932年。

記得我們一班人,小武是我(我仍用新靚就這藝名),武生馮鏡華;花旦西麗霞、小非非、衞少芳、孫仲文;丑生黃侶俠、黃楚山、吳鏡彬,一同乘「亞洲皇后號」郵船赴美,途中獲悉蔣委員長平安獲釋的喜訊(那時正是「西安事變」),全船人都欣喜若狂。我雖然四處奔波,但對於國家大事,民族苦難,是時刻不敢忘的,這也是我於抗戰時全身投入戰爭中的原因。

到達美國後,我又受到僑胞的熱烈歡迎,連忙籌備演出事宜。

戲人在美國演出,與在省港澳演出又是不同,因為美國華僑大都艱辛工作,無暇看戲。因此一星期只演星期三,星期六和星期日三晚。除此之外,平日便異常空暇了。

我趁著閒暇,認識了名製片家導演趙樹燊、關文清等人,更聯袂訪問了有「電影之都」之稱的荷里活,從此對電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後來趙樹燊開拍《歌女情潮》,邀我演出,成為第一部中國人拍的有聲粵語電影,演員除了我之外,還有女角胡蝶影、林世安等人。

這部片就完成後上映,引起了極大的反應,於三藩巿的唐人圈子中哄動非常。後來運返香港和廣州上映,竟然連續放映三個月,場場座無虛席,情況可說是空前的。

《歌女情潮》拍攝於1933年,我在美國逗留了一年,於1934年離開美國到來香港。這時候香港的粵語片正值萌芽期,我眼見自己所演出的《歌女情潮》賣座鼎盛,又夥拍了林妹妹、黃曼梨、李綺年等,拍了一套叫《昨日之歌》,導演是關文清。

《昨日之歌》完成後,又繼續拍另一套叫《殘歌》的電影,演員與《昨日之歌》差不多,只是導演換上了陳皮而已。

《昨日之歌》、《殘歌》、和在美國拍的《歌女情潮》,合計為「三歌」,無獨有偶的都以歌為戲匭的粵語片,且俱異常賣座,當時風頭之盛,受到極大的歡迎,一時無兩。

然而拍電影始終不是我的專長,而是適應社會環境和市場需要而做的,我仍然喜歡演粵劇,所以我又組成了「新大陸劇團」。

這次是由我做領班兼小武,武生是靚東全,花旦嫦娥英,丑生半日安,陣容亦算不弱。

為了要使觀眾有新鮮感,我嘗試在粵劇上加入了些新的原素,推出了幾部新戲,如《誰是奸夫》、《離婚十八年》等,都是新的劇目。

(摘自《關德興自傳》,原載於香港時報1987年11月5日)